新聞背景
   浙江溫嶺殺醫案還在持續發酵,醫患糾紛關註度再次升溫。寧夏醫護人員開始在一條條微博轉發中呼籲保護醫護人員人身安全,尋求社會力量的理解和信任。連日來,記者走訪多家醫療機構,探究醫患糾紛。(見本報10月30日04、05版報道)
   曾經朝夕相伴的親人“無緣無故”死在醫院里,不找醫院理論還能找誰?這似乎是一個合乎情理的邏輯,但卻成了各大醫院難以承受之痛。問題是,如果這種正常的醫患糾紛背後,出現了“職業醫鬧代理人”和黑色經濟利益鏈條的魅影,其性質就變了。
   筆者在某地就親歷了這麼一場鬧劇。一名工人在一項政府民生工程施工中,不幸從五樓掉落,搶救無效死亡。其家屬隨後在與醫院、政府的接觸中,同意了賠償條件。按理說,這件事情應該到此為止。誰知幾天后,“職業醫鬧代理人”找到死亡工人家屬,稱可以讓賠償數額增大數倍,條件是,家屬獲得賠償後,他們要抽取三成的賠償費用。在利益的驅使下,家屬同意了代理人計劃。
   於是,固定的造勢模式展開:先是在網上大肆散佈中傷、攻擊醫院、政府的文章。然後糾集大幫人員,慫恿家屬在醫院內吵嚷謾罵,拉橫幅、設靈堂,圍堵大門,毀壞公物,威脅醫務人員。隨後又給各大媒體打電話“爆料”,通過媒體強大的輿論壓力,倒逼醫院和政府就範。最終的結局可想而知,醫院和政府在各方壓力之下,與家屬再次坐到談判桌上討價還價,商議出一個令幾方都能接受的賠償金額。這樣一個畸形的醫患糾紛,因為職業化特點,打破了原有的醫患秩序。
   毫無疑問,職業醫鬧必須嚴厲打擊,其嚴重擾亂了醫院診療秩序,危及醫護人員人身安全。去年5月,衛生部、公安部聯合發出《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》指出,醫鬧將受治安處罰甚至被究刑責。但打擊醫鬧畢竟屬於倒逼手段,若能防患於未然,顯然是再好不過。 魚父/銀川  (原標題:鏟除職業化醫鬧,須防患於未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l14dlmvg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